流行病學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能使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率增加1.5-2.5倍,是老年癡呆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人們提出阿爾茨海默病是第三類型糖尿病。然而,引起糖尿病人群認知損傷的機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神經退行性**研究中心教授申勇課題組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在線發表題為Increased 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mediated insulin receptor cleavag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ˋD)致病關鍵蛋白酶,β-淀粉樣前體蛋白(app)切割酶(BACE1)在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異常升高,通過剪切胰島素受體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參與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并**提出BACE1通過促進淀粉樣蛋白(Aβ)的產生,且可能通過促進胰島素抵抗進而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認知損傷發生風險。
課題組在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醫院老年科合作開展的臨床隊列研究中發現,傳統上認為只有在認知障礙病人血液內增加的BACE1蛋白水平及其切割β-淀粉樣前體蛋白的活性,同樣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增加。研究組還發現,BACE1蛋白在糖尿病人體內的增加,會過度的切割胰島素受體(INSR),釋放細胞膜胰島素受體到血液中,影響胰島素信號傳遞,因此,BACE1的上調是胰島素抵抗發生新的風險因素。鑒于胰島素抵抗本身是認知損傷的重要病理機制,糖尿病患者體內的BACE1可能通過促進Aβ產生與胰島素抵抗等多種機制促進認知損傷發生。
目前,較多臨床研究發現血糖控制能夠顯著改善糖尿病人群的認知障礙。此外,研究還發現,高血糖癥是促進BACE1高表達的主要病理機制。因此,BACE1不僅是聯系2型糖尿病與認知障礙發生的橋梁,也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相關認知障礙發生的關鍵靶點。BACE1對胰島素受體異常切割只發生在糖尿病人群中,血漿內的游離胰島素受體能夠很好地區分糖尿病相關認知障礙患者和單純認知障礙患者,這將為開展糖尿病相關認知障礙患者的相關臨床研究,提供較好的診斷與**標記物。 (生物谷Bioon.com)
國內免費服務專線:400 608 7598(據說天才可以在15秒內記住我們的免費電話哦^_^)
服務升級,全新企業QQ為您服務,企業QQ號:4006087598
滬公網安備 31011402005168號